遇到高強度工作、勞動時,不少消費者喜歡飲用各種能量飲料“加油充電”。不過,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消基會)11日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建議民眾通過保證休息、攝取均衡營養(yǎng)的方式消除疲勞,飲用能量飲料要適度。
據(jù)介紹,消基會于近期對臺灣市面上銷售的14種能量飲料進行檢測,其中9種飲料的產(chǎn)地是臺灣,其余分別從日本、菲律賓、泰國、奧地利等地引進。
檢測結果顯示,能量飲料的主要成分為咖啡因、牛磺酸及維生素B群等,對于恢復體力、提神醒腦確實有暫時的功效,但過量的咖啡因可能造成焦慮、心悸、失眠等困擾,同時也會影響身體鈣質(zhì)吸收。
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消費者只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及蔬果就能補充能量,此外綠茶也含有天然咖啡因,能解渴也能提振精神、提升記憶力,因此不需過度依賴能量飲料,建議每天的飲用量不要超過500毫升。
凌永健介紹,過量咖啡因對發(fā)育中孩童的影響較大,島外一些衛(wèi)生機構的研究建議,12歲以下孩童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低于85毫克,而1瓶250毫升的能量飲料就有可能超標,因此不建議家長給孩童喝能量飲料。此外,孕婦、心臟疾病和高血壓患者,也應注意咖啡因的攝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