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達能披露的201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由于亞洲市場受挫的影響,上半年達能營運利潤率為11.27%,下跌159個基點。不僅如此,其以中國為首要市場的嬰兒營養(yǎng)品業(yè)務(奶粉業(yè)務),凈銷售額增長同比下降6.4%至23.8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97元)。此外,2014年第二季度奶粉業(yè)務銷售額下降9.2%,銷量降低了7.9%。
對于業(yè)績的下滑,公司解釋稱,是由于集團遭受了恒天然的虛假安全警報以及急劇上漲的牛奶價格所致。
恒天然在去年8月警告稱,該公司部分產品可能含有會導致中毒的肉毒桿菌,雖然這在后來被證實為一場“烏龍”,但部分下游企業(yè)聲稱因此受到損害,達能就已起訴恒天然,索賠或達23億元人民幣。
多位業(yè)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達能在其品牌運作上比較有優(yōu)勢,此次因恒天然“烏龍”事件的誤傷,的確受到一定影響。
達能財報顯示,公司2014年上半年銷售額為104.67億歐元,同比下降5.3%。在排除匯率變化及合并報表范圍變化等因素影響后,達能總銷售額同比增長2.2%,銷量下降了3%。
營收下滑的同時,凈利也在減少。財報顯示,達能2014年上半年集團凈收入減少21.9%,同比下降11.5%至6.83億歐元。在鮮奶、飲用水、奶粉業(yè)務以及臨床營業(yè)品四大業(yè)務中,表現不佳的為嬰兒營養(yǎng)品。
自從達能與恒天然決裂,走上法律程序后,產品原料的供應源也一直讓達能管理層頭疼。今年5月,離恒天然虛警事件不到1年,達能便收購了善騰集團(SuttonGroup)的原料混合、包裝及制罐設備以及善騰集團子公司Gardians的噴粉裝置,持續(xù)投資于嬰幼兒奶粉生產的原料與供應鏈。
奶業(yè)專家王丁棉表示,恒天然的虛警事件,對于達能的奶粉業(yè)務傷害較大,可能需要兩到三年的休整期,但能否恢復到以前的份額,還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