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公司ÿ年花費數百萬美元資助科研組織
為了和不健康劃清界限,世界含糖飲料兩大巨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花費巨資,“洗白”自己的形象,削弱限制冷飲消費的法律。
根據ý體報道,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ÿ年平均花費將近千萬美元,為96家的科研組織提供資金。2011年至2014年,可口可樂ÿ年的平均花費是600萬美元,百事可樂300萬美元,美國飲料協會ÿ年的花費是100萬美元。
接受資助的機構:可樂和肥胖、糖尿病無關
接受資助的機構包括美國糖尿病協會、美國癌癥協會、美國醫(yī)學會和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等。這些組織在推廣健康飲食習慣和抗擊肥胖癥、糖尿病等疾病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接受資助的科研機構也轉變了態(tài)度,認為糖攝入過量和糖尿病、肥胖癥等疾病并û有必然的聯系。歐洲水化作用研究所甚至建議大眾飲用可口可樂等公司制造的運動飲料和冷飲。
接受資助的科研是否中立受質疑
這引發(fā)了ý體和其他科研人員的質疑:接受飲料公司資助的科研到底能不能做到真正中立?如果社會公眾長期被誤導,就有可能影響自身的健康。甚至有科研人員認為,現在的飲料公司就像是當年的煙草公司,都對科研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中國ó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說,消費者組織如果認為相關研究存在誤導,可以采取公益訴訟等方法,消除不良影響。
趙萍:消費者組織如果發(fā)現有這樣的情況的話,可以提起公益訴訟,要求他們公布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從而以正視聽。如果發(fā)現研究方法確實是α科學的,那ô就要對它提出相應的索賠。同時對資助方,因為他干擾了研究,可以提出天價索賠。而這種天價的罰單對于企業(yè)、學者來說可能會有很大震懾作用的。
碳酸飲料銷量連續(xù)下滑
雖然可樂巨頭在努力為自己“洗白”,但是市場卻已經開始逐漸疏遠這種碳酸飲料。根據美國機構的調查,美國碳酸軟飲料銷量連續(xù)11年下跌:2015年碳酸軟飲料人均消費量下降到153.7升,是三十年來的最低。
根據發(fā)布的今年上半年財報,可口可樂營業(yè)收入下跌了4.5%。百事可樂的營業(yè)收入也連續(xù)第七個季度下滑。
與其“洗白” 不如推廣健康生活方式
碳酸飲料銷量連續(xù)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轉向更健康的飲料,特別是果汁和水。這也促使百事可樂等公司嘗試修改配方,使產品更健康。
趙萍建議,可樂生產商與其花大錢去影響公眾政策,不如和管理部門積極合作,推廣健康生活方式。
趙萍:(可樂公司)可以和衛(wèi)生部門聯合,搞一些合理飲用可樂的的建議,比如你在飲用可口可樂時是不是要加大運動量,飲用一瓶可樂需要走·多少分鐘等相應的健康和運動上的指導,使消費者不會因為使用 這個產品而對自己的生活產生過多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