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明年配額制度的取消,歐洲的糖將開始沖擊全球市場。
歐洲的糖生產配額制度限制了它的生產量,并對糖的價格、歐洲以外的進口和甜味劑的使用進行了規(guī)定。由于這些規(guī)定已不合時宜,超過45年的配額制度將于2017年終結。
目前,法國的Tereos等糖企已經宣布2017年將會增產,預計還有不少企業(yè)也將跟進。分析稱,歐洲可能的糖業(yè)可能從凈進口轉為進出口。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大宗農產品交易商ED&F研究主管Kona Haque評論稱:“歐洲提高限額后,將會增加全球糖供應。”
從 2010年起,歐洲每年甜菜糖的總產量為1330萬公噸,分給歐盟成員國。糖生產配額制度規(guī)定了甜菜糖的最低價以及白糖的指導價。此次改革將提高生產限額 并解除價格限制。由于配額外的糖必須用于制藥或生物燃料等工業(yè)用途,造成了歐洲甜菜短缺的假象,人為提高了甜菜批發(fā)價格,因此,該配額制度一直為人詬病。
2015至2016年,歐洲甜菜糖的年產量約為1400萬噸,不過專家預計2017年將增加15%至20%。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分析師Ruud Schers預計,2017至2018年,歐洲的糖產量將比過去六年平均水平增加13%。同時,糖出口將從現在的180萬噸翻番至390萬噸。
此次歐洲供應的增加可能令國際原糖市場原本就供大于求的局面雪上加霜。此前,原糖市場經歷了長達五年的供大于求局面。就在去年7月,全球最大產糖國巴西進入 豐收季,糖供應過剩,令市場上糖價跌入六年低位,最低跌破11美分/磅,較去年末點位下跌了超過20%。政府補貼使得糖產量過剩、大宗商品普遍下跌,是糖 價下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