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近期臺灣地區(qū)爆發(fā)令消費者大為恐慌的地溝油事件,然而在德國出現如此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難以想像,因為德國食品制造過程的管控和檢驗有很嚴密有效的機制。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近期臺灣地區(qū)爆發(fā)令消費者大為恐慌的地溝油事件,然而在德國出現如此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難以想像,因為德國食品制造過程的管控和檢驗有很嚴密有效的機制。
在德國,食品管控和檢驗機制是從生產過程到產品上市的連貫整體的作業(yè),由各邦政府負責執(zhí)行,而聯邦消費者保護及食品安全局(BVL)則提供協助并做協調整合的工作。
德國各邦在大大小小的城鎮(zhèn)的行政中心都有負責這方面工作的辦公室,專責食品檢驗取樣及生產過程檢查。工廠檢查工作由專業(yè)人員,包括化學分析師、獸醫(yī)及特別領域的專家負責執(zhí)行。
取樣的食品由邦政府的化驗室檢驗。每個邦都有兩、3處化驗室,各邦平均每年抽驗的食品大約有40萬項。
另外,許多生產、包裝處理及販售食品的業(yè)者都必須詳細紀錄所使用的原料,以及原料的來源,供主管單位查驗。萬一發(fā)生食品安全的風險就可以立即循線追查。
德國政府也建立了很好的消費者舉報制度。BVL在2011年10月開設了網站lebensmittelwarnung.de,公布有問題的食品。除了食品的圖片,公布的圖表中會列出食品的問題、供應商的名字以及上架銷售的地區(qū)。